郵票、玩偶、模型等相信是不少人收藏的心頭好;然而,如果物品堆滿全屋,雜亂無章,甚至影響家居衞生和引發安全問題,這樣可能並非收藏嗜好這麼簡單。
囤積症於2013年被列入《精神疾病診斷手冊》,正式確認為精神科疾病。與收藏家不同,囤積行為圍繞著一些沒用的東西,例如膠樽、購物袋、別人棄置的家居物件等等,佔據居所大量空間。
筆者曾處理過一宗個案,一位年過七十的婆婆,早年經歷戰火及家人死亡的創傷,慣常收集別人棄掉的東西,由家居用品、食品、以至破舊的衣服,並將其珍而重之,完全不理會家人的解釋和勸阻。由於衛生環境欠佳,婆婆最後不幸患上了嚴重的細菌感染,併發器官衰竭離世。
研究發現,部分囤積症患者的成長過程中均有創傷經歷,例如童年時經歷虐待、物質匱乏、性侵、或是成年後喪偶等,而另一部分的患者雖然沒有類似的創傷經歷,卻缺乏一個健康穩固的社交網絡和來自人際關系的情緒支援。一般人以為長者有較大機會患上囤積症,但很多研究證實,大部分患者在年輕時已經開始出現輕微囤積行為,而症狀會隨著年齡變得更加嚴重和明顯。患者會藉著囤積物品來填補心靈上的空虛和一直以來缺乏的安全感,因此不難明白,要求患者丟掉所有物品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。
面對長者的囤積問題,鄰居會討厭和遠離患者,家人可能會責備他們。心理學家相信,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其原因。筆者鼓勵大家可以理解一下行為背後的成因,或許能對他們有多一份包容和理解,協助尋找合適的社福支援,幫助他們重整生活,走出困境。
(作者為美國心理學會會員 執業臨床心理學及腦神經心理學專家)